国民党主席改选“四足鼎立”: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是谁? 

一名国民党支持者在街头参与游行。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国民党党员总数有45万人,他们将于10月18日投票选出新的党主席。图为一名国民党支持者在街头游行。

    • Author, 蒋宜婷
    • Role, BBC中文记者
  • 2025年9月18日
    最近更新: 2025年9月20日

台湾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党主席改选将于10月18日举行,六名参选人本周陆续完成领表登记,其中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被认为是“四足鼎立”。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8月23日宣布卸下职务,原属意交棒给台中市长卢秀燕,却遭其拒绝,使蓝营内部对下任党主席人选意见分歧,一度形成多达9人表态参选,面临整合难题。

这场改选不仅是国民党内部的人事竞争,还攸关国民党未来整体走向与台湾政治格局变化,下任国民党主席将主导国民党 2026地方选举和2028总统大选的整体战略与人事安排。

随着这场党主席之争的参选名单底定,这些主要竞争者是谁?他们的背景与政治盘势有何特点?BBC中文逐一解析。

郝龙斌

前台北市长郝龙斌竞选照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前台北市长郝龙斌(右)日前与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整合成功,由其出线参选党主席一职。

郝龙斌是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稍晚登记领表的参选人,其经过多日与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协商,确定由其出线,此举被视为蓝营整合的一部分,目标是为2026与2028年选举布局。

73岁的郝龙斌为国民党资深政治人物,曾任多项重要公职,包含连两任台北市长(2006–2014)、两届立法委员(1996–2001),他也曾多次担任国民党副主席,是这次参选者中,党内辈分最为资深者,他也被视为国民党内较“中立”的人选,能在不同派系间取得平衡,具备整合力与稳健形象。

郝龙斌的父亲为台湾前行政院长、前国防部长郝柏村,此次党主席选举,郝龙斌获得国民党内部分“军系”派系,以及“本土蓝”地方派系与正副议长系统支持;加上与“战斗蓝”精神领袖赵少康整合,也被视为受“战斗蓝”全力支持,形成其参选的有利条件。

本土蓝指国民党或泛蓝阵营本土派政治人物,多为本省籍,认同台湾本土文化与价值,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前立法院长王金平就为其代表,与其相对者,则为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台的外省籍菁英派。

战斗蓝则是赵少康于2021年提出的政治动员标签,强调国民党作为在野党应具备强烈的监督与反击能力,强调战斗性和问政力。

根据蓝营9月15日释出的内部民调,若立即投票,郝龙斌的支持度在党员中约为20.5%,略低于郑丽文的22.2%。在年龄层方面,他在75岁以上党员中支持度最高,显示其在年长党员中有一定影响力。

日前郝龙斌接受台湾媒体访问表示,参选主张为带领国民党于2028年重返执政,并承诺未来不会参选总统,促成党内团结;过去其虽与前民众党主席、前台北市市长柯文哲有过冲突,但近期释出善意,并强调会促成蓝白合作监督执政党。

这也是郝龙斌第三度参选国民党党主席,其分别在2017年及2020年败给吴敦义和江啓臣。

郑丽文

前立委郑丽文的立法院网站个人照。

图像来源,台灣立法院

前立委郑丽文目前支持度在国民党内部民调暂居第一。

选战最后会否形成“郝龙斌和郑丽文的对决”,国民党内高度关注。

55岁的郑丽文为国民党“中生代”政治人物,是这次国民党主席领表登记参选者中唯一的女性。根据蓝营9月15日释出的内部民调,若立即投票,郑丽文的支持度暂居第一,在20至30岁的年轻国民党员中支持度最高。

郑丽文参选主打“世代交替”和推“蓝白合”沟通平台,她曾任第7届(2008–2012)、和第十届(2020–2024)国民党籍不分区立委,是国民党在上届立法院主导攻防的关键人物之一,被外界认为“战斗形象”鲜明,擅长媒体操作与公共论述;今年6月台湾大罢免选举前夕,她与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网红“馆长”陈之汉等人宣布成立“党外在野大联盟”,试图整合蓝白势力。

不同于其他参选人,郑丽文的政治生涯横跨绿营与蓝营。她年轻时曾为1990年野百合学运参与者,积极参与民进党领导的街头活动,亦曾支持台湾独立;2000年初其与民进党渐行渐远,2002年因为评论时任民进党籍卫生署代理署长涂醒哲疑似性骚扰,未经查证发言遭民进党停权,后主动退党。

2005年,她在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的邀请下加入国民党,曾担任国民党发言人、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主委等党职。2012年时在国民党执政时担任行政院发言人。

学者曾指出,郑丽文因为其特殊背景,被认为与国民党传统政治人物的连结度较小,能反映国民党员求新求变的渴望。

另一方面,她也深受传统国民党选民支持,其父亲曾为陆军政战少校,因为家庭背景被视为“复兴岗”和“黄复兴”的女儿,日前更获得部分军系、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等表态支持。

罗智强

立委罗智强在立法院网站上的个人照。

图像来源,立法院

台北市大安区立委罗智强为“战斗蓝”代表之一,吸引深蓝与基层党员支持。

55岁的罗智强为现任台北市大安区立法委员,是国民党“中生代”政治人物,其参选党主席的自我定位为“中生代掌舵、新生代领航”,强调“世代交替”与即战力。

罗智强擅长社群经营,脸书与YouTube影响力大,获得不少国民党海外党员与网路支持者力挺;他主张“捍卫军公教警消尊严”及“国会战斗中央”等,为“战斗蓝”代表之一,吸引深蓝与基层党员支持。

罗智强曾任前总统马英九总统府副秘书长及发言人,2022年转战台北市议员,2024年当选立委。

他亦是今年大罢免行动中被提案罢免的立委之一,投票结果以“全部村里”不同意罢免票都大于同意罢免票保住席位,声势大振。他在罢免选战期间多次支援其他蓝委,获得部分青年党员与新科立委支持,登记日也在立委徐巧芯的陪同下亲自领表。

徐巧芯代表着国民党内新世代、女性、网路世代的政治人物。她的支持象征罗智强能够吸引新世代党员与选民,打破国民党过去“老男蓝”的形象。

罗智强从政生涯对于参选任何职位都展现积极态度。2018年其当选台北市议员,即宣布四阶段参与2020总统选举,隔年退选转而支持征召时任高雄市长韩国瑜;2020年他又宣布参选台北市长、2022年宣布参选桃园市长,不过最终都未参选,这次党主席选举其是否会坚持到最后,也受到外界关注。

张亚中

2021年张亚中进行党主席选举投票。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学者张亚中被视为国民党内“统派”代表人物,曾于2021年与朱立伦竞争党主席。

71岁的张亚中是台湾国际政治学者,现为国民党创设的政治组织“孙文学校”总校长,今年是他第二度竞选国民党党魁;2021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其曾以黑马之姿,第二高票败给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张亚中被视为国民党内“统派”代表人物,2004年提出“一中同表”主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皆是“整个中国”的一部份,有共同主权。日前他也表示,若当选国民党主席,将与北京展开对话,谈出和平方案。

在国民党内,张亚中属非主流派系,拥有部分深蓝群体支持。他立场鲜明,论述能力强,但因亲中立场多次引发争议,对国民党内部也曾多次公开批评,主张改革与制度透明。

和其他参选人相比,张亚中选举经验较少,曾参加2020年台湾总统选举的国民党初选,但不敌时任高雄市长韩国瑜,没能获得党内提名。他曾为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幕僚,在2005年当选任务型国代,2006年担任“全民倒扁运动联盟”总召集人,也曾成立“民主行动联盟”,推动两岸互动。

其他参选者

国民党立委在7月26日罢免选举当天举行记者会。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左三)在带领该党于两轮“大罢免”取胜后,宣布将卸下党主席职务。

除了以上较受外界关注的四名参选者外,前彰化县长卓伯源以及前国大代表蔡志弘也都在日前登记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

卓伯源曾担任彰化县议员、县长及彰化县区域立法委员,这是他第二度参选党主席,2021年9月,他与当时寻求连任的江启臣、前主席朱立伦等人竞争,仅获5100余票,于四名参选人中垫底落选。

这次参选卓伯源提出不少政见,其中一项为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将以主席身分邀请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访问台湾。

前国大代表、国民党中评委蔡志弘也说,其当选会推动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面的“蔡习会”,降低两岸敌意,维持和平。

选举流程

一名女士正在参与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有参选者比过往都多的情况。

国民党主席任期为四年,自2001年起,党主席改为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得票最多者当选,无需过半。

目前国民党党员总数有45万人,他们将于10月18日于各县市党部投票,海外党员则可以“通讯投票”。

选举结果产生后,国民党将于11月1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进行新旧党主席交接。

该党党章曾规定在国民党作为执政党时“总统兼任党主席”,2019年删除有关条文,使党主席可以维持完整的四年任期,不受总统选举结果影响。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