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8万英镑征求家教,教婴儿成为“英国绅士” 

一名婴儿和一名女子同时将手放在两台笔记型电脑上。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该广告背后的公司表示,看似“奢华或怪异”的做法,其实是“对早期教育的有意投资”。

    • Author, 维多利亚·库克(Victoria Cook)
    • Role,
  • 1 小时前

“一个位于伦敦北部的家庭正在寻找一位非凡且经验丰富的家教,来支持他们最年幼的孩子,踏出成为英国绅士的第一步。”

閱读这则广告时,你或许会把“第一步”当作一种修辞而略过。

然而,这可能是这份独特招聘广告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他们要为一名一岁的孩子寻找家教。

自从这个匿名家庭刊登出年薪18万英镑的家教需求后,已经有数百份申请提交,条件是应聘者须是“非常特别的人”。

在过去几周里,这则广告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人都在质疑其中的原因。

正在协助这家人寻找家教的“国际家教公司”(Tutors International)负责人兼创办人亚当·卡勒(Adam Caller)表示,尽管最初持怀疑态度,但他后来认为这个想法“很有远见”且“具有前瞻性”。

当他与这个家庭见面时,他说对方也理解这项要求的特殊性,以及孩子年纪尚幼的情况。

然而,家人解释,他们“不想再等下去”才聘请家教,因为在大儿子五岁时才开始,到了那个阶段“文化偏见已经根深蒂固”。

那么,这个家庭所谓的“文化偏见”是什么意思呢?

亚当回答说:“它涵盖一切。你吃饭的方式,你说话的方式。”

他指出,年长的孩子已经从家庭中吸收了“非常细微的、非语言的暗示”,并且采纳了他们的文化习惯。这个家庭告诉亚当,他们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在新生儿身上再次发生。

他们的计划是:聘请一位英国籍的家教,必须使用标准英式发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从一开始就影响这名婴儿。

一名幼儿伸手拨动由成人抱着的吉他弦。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这家家教公司表示,这则广告已经引发更广泛的讨论,涉及家庭如何看待教育、特权,以及家庭与文化在学习中的角色。

“这里一开始的学习很多都是一种渗透式的过程,”亚当说。

正是透过这种渗透式的过程,家人希望孩子能吸收他们想灌输的英国特质。

亚当表示,家教必须是曾就读过‘正确类型的学校——也就是家人期望将儿子送去的那类学校’的人。

“家教只要是合适的人就好,他们会自然地做一些自己甚至没有意识到的事情,”他说。

“价格不是重点”

这家人告诉亚当,理想的候选人应该对骑马、滑雪、艺术和音乐有所了解或感兴趣,以便引导孩子培养广泛的兴趣。

更进一步的是,他说家人希望家教能替孩子报名各种课程,让孩子在三岁左右就能“骑小马并开始学乐器”。

在家人的心目中,帮助儿子成为一位“英国绅士”将会带来成功并打开许多大门。 “不论这其中的是非,因为这显然是一种阶级宣示,”他补充道。

然而,尽管接受这么多‘英国式’的教导,孩子是否仍可能从他所生活的国际化家庭中吸收所谓的文化偏见呢?

“会的,”亚当说。“这家人知道这可能行不通,但他们只是抱持着‘试试看,越早开始越好’的态度,因为花费并不是问题,”他说。

“理想化且不切实际”

一些家教业人士也持类似的观点。

提供私人家教服务的“蓝色教育”(Blue Education)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崔彼得(Peter Cui)在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写道:“成为双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为真正的自己,是一个必须亲身经历的过程,而不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

彼得写道,他在七岁时从中国搬到英国,并在成长过程中同时认识并生活于两种文化之中。之后,他进入剑桥大学就读。

彼得·崔(Peter Cui)身穿一件时尚的黑色外套,照片拍摄于他的大学时期。

图像来源,Peter Cui

彼得·崔是第一位出生于中国大陆、当选剑桥联盟协会财务主管职位的人。

“一个人能够成为英国精神的活体载体,并且能够将英国绅士的特质移植到一个一岁大的孩子身上,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既理想化又不切实际。”他写道。

“依我的经验,从婴儿时期就有一位典型的英国导师,并不会自动产生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我从未拥有这样的人物,但我仍然有幸体验了许多他们希望儿子能拥有的经历。”

他补充说:“事实是,文化认同无法由外在强加;它必须由自己选择,并且必须源自内心。”

“购买英国特质”

“当然,亚当希望英国特质是可以被教授——甚至被贩售的东西。”

他说:“我认为,世界对我们抱有这样的看法,是我们应该珍惜并同时加以利用的。”

亚当说:“我不认为,身为英国人,我们应该对此感到尴尬。”

“我认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亚当·卡勒(Adam Caller)坐在窗边,身处室内,对着镜头微笑。

图像来源,Adam Caller

亚当·卡勒(Adam Caller)表示,英式教育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英国口音意味着你博览群书、受过良好教育,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购买英国精神的市场不仅帮助了亚当的家教事业,还催生了像萝拉·温莎( Laura Windsor )的礼仪学院这样的企业。

萝拉和其他‘礼仪专家’一样,可以收取费用,教人如何像英国人一样享用下午茶、穿着打扮以及进行对话。”

她说:“如今的社会风气变得如此平庸和放纵,人们现在想要回到过去的样子。”

她表示,对礼仪训练的需求主要来自国际客户,他们希望能在商务会议和活动中更好地互动。

但她也教导儿童团体。为什么呢?

她说:“因为成为一位有礼貌的绅士或淑女,完全取决于第一印象。”

“有礼貌意味着你尊重他人,让他们感到舒适和重要。当你让人觉得自己重要时,你会被喜爱,而这将打开通往难以置信机会的大门。”

劳拉·温莎(Laura Windsor)与另外两名女子共进下午茶,她们正在吃三明治、喝茶,并穿着正式服装。

图像来源,Laura Windsor

劳拉·温莎(Laura Windsor)(中)表示,“内敛”的英国文化是国际人士想要学习的东西。

她说,她教导人们如何做到“细节决定一切”:“这关乎打开门时的礼貌,说‘请’和‘谢谢’,以及考虑对方的感受。”

萝拉的学生通常不会年纪小到只有一岁,但这位礼仪专家表示,从那么小开始学习确实有好处。

“从一岁开始,他们长大后就会成为绅士,所以这不是需要‘修饰’的问题,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品质。”

“而如今,人们需要一些‘修饰’,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她说。

一名女子跪在地板上,旁边是一名正在桌上画画的小孩。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一位家长告诉 BBC,在家聘请高端家教的费用,几乎与他三个孩子的私立学校学费相当。

“超级家教”

将孩子培养成典型的英国人——具备所有礼仪规范——并不是丹尼尔(Daniel,化名)的首要目标。

“我们非但没有遵循英国的价值观,反而想要完全相反的做法。我们正努力远离英国的体制和它的束缚。”他说。

目前,丹尼尔雇用了亚当的一位“超级家教”,在孩子的课余时间与三个孩子一起学习。

明年,这位家教将随全家一起搬到海外工作。

对丹尼尔和他的妻子而言,重点在于培养情绪智商,并让孩子为一个受人工智慧影响的世界做好准备。他们都认为,没有外部家教,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名成人正在教一名小孩如何使用小时钟看时间。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英国的学校体系是否已准备好迎接人工智慧即将带来的变革?

他表示,目前的英国学校体系“已不再适用”,并补充说伦敦的一所私立学校——拉蒂默高中(Latymer Upper School)——已经取消了大部分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制度,转而采用其自主研发的教学体系,该体系包含更多小组作业和项目式学习。

“如果GCSE不能被普遍认可,而且也不是最高标准,那么我们或许应该考虑聘请家教,这样能获得更多益处。”丹尼尔说。

他表示:“此时此刻,在英国的学校体系中,如果我比较孩子在私立学校能遇到的老师品质,与这些家教相比,简直是个笑话——差距非常大。”

他还补充说,自己明白聘请高端家教是“财务状况优越的人”才能做到,但解释说,由于今年1月增值税(VAT)加征后,私立学校学费上涨,他觉得对三个孩子而言,聘请家教的费用已经和私立学校差不多了。

“我的孩子在学校可能只能获得一个普通老师二十分之一的注意力,或者可以获得一个极优秀老师三分之一的注意力——这根本毋庸置疑。”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