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来源,Reuters
中国因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Nexperia)而实施的报复措施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震荡。
-
- Author, 苏兰嘉娜·特瓦里(Suranjana Tewari)
- Role, BBC亚洲商业事务记者
-
2025年11月11日
9月下旬,荷兰政府援引一项冷战时期的紧急法令,接管一家在荷兰运营的中资晶片(芯片)公司。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在呈交国会的声明中指出,安世半导体(Nexperia)存在“严重的治理缺失和行为”,“构成威胁”。
声明称:“(接管安世)此举极为特殊,仅为确保荷兰及欧洲经济的供应连续性,以及关键技术的安全不受影响。”
北京方面对此反应强烈,指责荷兰进行政治干预。
中国随后实施出口管制,并停止从中国工厂向欧洲交付安世晶片;同时,荷兰政府冻结了制造晶片所需的关键原料运往中国。
-
荷兰政府因“经济安全风险”出手干预在该国营运的中国半导体公司2025年10月13日
-
英国政府要求中企从威尔士晶圆厂撤资 引发员工异议2022年11月26日
-
美国如何一步步在全球电动车竞赛中落后2025年10月6日
这次事件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凸显了全球汽车生产关键晶片供应链的一个重大弱点,也为中美竞争开辟了新的战线。
中国政府目前已对民用晶片出口管制给予豁免,但并未明确说明其对民用领域的定义。
但中国当局仍希望荷兰撤销接管安世半导体。
中国商务部星期天(11月9日)发表声明称,中方“欢迎欧方继续发挥影响力,促荷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
安世半导体母公司闻泰科技(Wingtech Technology)未回应BBC的置评请求。
供应链“武器化”
这场争端的核心是一个全球晶片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安世半导体生产所谓“传统”或“基础”半导体,这些晶片对从动力转向、气囊到中央门锁系统等各类汽车零件至关重要。它们并非尖端晶片,但仍不可或缺。
部分车辆内含数百颗此类晶片,而安世半导体为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供应产品。
其约70%至80%的产量被送往中国加工、测试和封装——这种依赖使汽车制造商暴露于北京对供应链的掌控之下。
中国观察人士利明璋(Bill Bishop)在其《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电子报中写道:“在安世半导体事件中被杀个措手不及的汽车制造商应该聘请新的供应链管理主管,他们显然没有从新冠疫情⋯⋯以及对(中国)供应链的过度依赖中吸取任何教训。”
这突显中国扼制全球供应链的能力——正如其在稀土出口上所做的一样。
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科技政策项目高级研究员比尔·埃奇克森(Bill Echikson)指出,就像关键矿产般,中国能藉由控制像安世半导体这样看似毫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公司来要胁西方,这既关乎数位主权,也关乎半导体。
然而,北京面临两难。它一直试图在特朗普关税引发的混乱中塑造“可靠伙伴”形象,但切断关键产品供应却可能削弱这一讯息。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副总监汤姆·南利斯特(Tom Nunlist)说:“当时的论述是,特朗普上台造成各方混乱,也许中国和欧盟有机会展开更紧密合作。”
他补充说,结果并不理想,稀土短缺显示欧洲及其他贸易伙伴如何陷于美中之间,并暴露两国颠覆全球贸易的能力。
国家安全
除了接管之外,荷兰法院还暂停了安世半导体原行政总裁张学政的职务——他是安世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的创办人——理由是管理不善。
闻泰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并由中国政府部分持股。
该公司于2024年被列入美国官方观察名单,而所谓“实体清单”在今年9月扩大,涵盖任何由清单上企业持有至少50%股权的公司。
根据荷兰当局上月公布的与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有关的法院文件,美国当局在该晶片公司被接管前,已对其负责人表达关切。
文件显示,荷兰当局曾告知安世半导体,如果撤换管理层,可能有望获得美国清单豁免,因为“中国籍所有人是个问题”。
文件引述当局对安世半导体表示:“几乎可以确定,首席执行官必须被更换,才能符合从实体清单中获得豁免的条件。”
图像来源,Reuters
安世半导体在欧洲和亚洲生产所谓的传统制程晶片(legacy chips)。
海牙当局否认接管安世半导体是由外国施压所致,但表示有证据显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正将其产能、财务资源及知识产权转移至中国。
闻泰科技并未回应相关置评请求。
策纬咨询的南利斯特表示:“我认为安世半导体只是突显出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让它更为明显。”
“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投资者涉足这类战略性制造资产,即便是传统制程晶片(legacy chips)。”
汽车厂家如坐针毡
专家表示,此事件充分体现了西方与中国之间经贸脱鈎所带来的实际影响。
南利斯特说:“这就是企业层面上脱钩的真实样貌,而且是一团乱。”
欧洲汽车产业供应商已寻求厘清将适用的豁免条款,并表示这是给本已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额外以官僚程序添堵。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荷兰政府采取了一项非同寻常的举措,接管了安世半导体。
专家表示,理论上可以更换供应商,因为竞争对手如英飞凌(Infineon)、恩智浦(NXP)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也有生产类似晶片。
但策纬咨询的南利斯特指出,供应链并非精确规划,而是自然演变,且这些零件通常为汽车量身定制。
他说:“企业无法瞬间转换;维持既有供应链有诱因,而任何改变都是极其复杂且成本高昂的。”
弱不禁风的“休战”
这起事件发生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达成为期一年的贸易战休战协议——该协议暂停部分出口禁令及稀土限制。
但安世半导体争议显示,这项新近达成的协议可能相当脆弱。
南利斯特表示,美国不会因此推翻协议,而欧洲在这场供应链武器化的博弈中几乎没有多少筹码。
他说:“这对双方而言都极具政治难度,对欧洲更是如此,因为它不希望这场争端以晶片产能撤出欧洲收场。”
“据我了解,布鲁塞尔的领导人并不知道荷兰政府计划采取这一行动,且对此感到不满。”
中国与欧盟仍在就解除晶片及稀土出口管制进行紧急谈判。
欧盟贸易专员马罗斯·谢夫乔维奇(Maros Sefcovic)上周末在X上发文表示,欧盟正与中国持续磋商,寻求“一个持久、稳定、可预测的框架,以确保半导体供应全面恢复”。
但这起事件暴露了关键供应链的脆弱性——中国与荷兰,以及进而与欧盟的关系,可能在安世半导体所有权及运营争端完全解决之前持续承受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