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来源,Serenity Strull/Getty Image
-
- Author, 艾玛·琼斯(Emma Jones)
- Role,
-
8 小时前
左撇子常被视为“错误”,但同时也被视为“天才”的象征。邹时擎的剧情片《左撇子女孩》(Left-Handed Girl)取材自她本人在台湾作为“左撇子”所遭受的偏见。
在这部备受赞誉的新片《左撇子女孩》中,五岁的台湾女孩宜静因为用左手画画而被爷爷责骂。爷爷告诉她,那是“魔鬼的手”。后来,当她的母亲和姐姐长时间工作时,宜静便从家附近市场的小摊上偷东西,并将自己的罪行归咎于她“邪恶”的左手。似乎很多人都认为左撇子是不正常的。
据估计,大约十分之一的人天生是左撇子,但几个世纪以来,左撇子一直被视为天生的“错误”,甚至是邪恶的:《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关于左手的负面经文;拉丁语中“左”这个词带有“邪恶”的意味;即使不再与巫术联系在一起,它仍然被视为需要“纠正”的东西。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左撇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常说他们比右撇子更有创造力,甚至更有天赋。如今有了“国际左撇子日”(International Left-Handers Day),还有一份著名的左撇子名单,其中包括保罗·麦卡尼爵士(Sir Paul McCartney)、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威廉王子、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和“嘎嘎小姐”(Lady Gaga)。左撇子或许仍然生活在一个以右撇子为主导的世界里,但在某些地方,他们(或更确切地说,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才华横溢的少数群体的一员。
图像来源,Netflix
《左撇子女孩》的导演兼联合编剧邹时擎现居纽约,但这部影片(她的导演首作)以喜剧和真挚的情感,不仅探讨了左撇子的身份,也展现了她的故乡台湾。她同时也是奥斯卡奖得主肖恩·贝克(Sean Baker)多部知名影片的制片人,包括《橘色》(Tangerine)、《红色火箭》(Red Rocket)和《佛罗里达乐园》(The Florida Project);贝克也参与了《左撇子女孩》的编剧和剪辑工作。
邹时擎告诉BBC,这部入选康城影展(Cannes Film Festival,坎城影展,戛纳电影节)并代表台湾角逐2026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的影片,源自于她自己的童年经历。她在台湾长大,天生是左撇子,但婴儿时期就被鼓励使用右手。
她说,如今她只在拿刀或剪刀时才会用左手。
“我生来就是左撇子,这部电影的灵感源自于我高中时祖父跟我说的一句话,”她说。 “他告诉我左手是‘魔鬼之手’,让我不要用它,尽管那时我已经不是左撇子了。1999年,我在美国参加一个剪辑课时遇到了肖恩,我跟他说起祖父的话,他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点子,因为它涉及禁忌的概念。我们甚至在2001年去了台湾,拍了一些照片并制作了预告片,但当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拍成电影。”
邹时擎补充说,宜静的左撇子身份象征着她这部电影的真正主题:台湾社会中存在的从众心理,以及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尤其承受着必须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压力。
“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的这些年里,我一直跟肖恩说,我真的很想讲述一个关于女性的故事。我在台湾长大,那里对女孩有很多期望,很多限制。你必须符合某种标准,你必须融入群体,你不能特立独行。尤其是在年幼的时候,你从小就被告知不要与众不同,而这真的会影响你。这不仅仅是关于左撇子的故事,还是关于你如何不能做自己的故事。”
启用左撇子演员
2023年,台湾的左撇子比例仍然是全球最低的地区之一,约5%。邻近的中国大陆左撇子比例最低,为2.64%。相比之下,荷兰的左撇子比例接近13%,而全球平均为10.6%。
邹女士表示,台湾的孩子们仍然被教导要使用右手而不是左手,尤其是一些老一辈。“在我拍摄这部电影之前,很多人告诉我,‘哦,你的故事太老套了,因为现在左撇子禁忌已经不存在了’,”她说。“但我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故事,我要把它讲出来’。2022年我选角时,叶子绮(饰演宜静的小演员)才六岁。她妈妈第一天就告诉我,叶子绮天生是左撇子,但她奶奶不喜欢这样,已经‘纠正’过她的习惯了。”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人们认为拿破崙是左撇子,这可能为他带来了军事优势。
左手被视为某种“错误”的观念仍然存在于中国和台湾文化中。根据美国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科学与研究荣誉教授霍华德·库什纳(Howard Kushner)2013年的一项研究,汉语中“左”字可以翻译为“奇怪的”、“不同的”、“错误的”、“相反的”或“对立的”。许多亚洲(和非洲)文化传统上用右手吃饭,只有在食物不干净时才使用左手。库许纳指出,汉语中“右”字的意思就是“用右手吃饭”。
库许纳也是《另一方面》(On the Other Hand)一书的作者,该书讲述了左撇子的历史。他告诉BBC,目前这些国家报告的左撇子比例较低,是由于工业化和教育相关的实际原因造成的。
“从文化角度来看,如果你要相对快速地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你肯定不希望大约10%的人在大型工业场所、工厂,甚至学校里需要使用另一只手,”他说。“这没有任何优势。想像一下机械化之前的农业环境,你用镰刀收割庄稼,你会希望旁边有人用另一只手拿着镰刀吗?”
库许纳补充道,历史上,左派最大的优势在于军事领域,因为在近身搏斗中,右撇子士兵不太熟悉他们的攻击模式(据说拿破崙是左撇子)。如今,像网球冠军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Martina Navratilova)和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以及拳击手曼尼·帕奎奥(Manny Pacquiao)这样的左撇子体育明星,也能凭藉出其不意的优势战胜(主要是)右撇子的对手。
奇怪的是,另一位网球冠军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天生是右撇子,但他却用左手握拍。
库许纳说,在乒乓球这项被誉为中国国球的运动中,“左撇子有时会拥有很大的优势,直到最近,中国球员才被允许拥有这种优势”。
图像来源,Netflix
《左撇子女孩》的导演邹时擎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她自己在台湾成长时感受到的“与众不同”的经历。
据报道,目前亚洲部分地区的左撇子比例与1900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相当。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荣誉教授、着有《左手,右手》一书的克里斯·麦克马纳斯(Chris McManus)表示,由于工业化,1900年出生的人中左撇子的比例下降到3%。他告诉BBC:“当时没有人会为左撇子制造珍妮纺纱机或其他机器。”
“创意左派”是如何出现的
讽刺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在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认为是天生的左撇子,她用右手写字,用左手画画。但她的曾孙乔治六世是20世纪早期“矫正”方法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这些方法包括将孩子的左手绑在背后或桌子上。有些医生将左撇子与他们所谓的“智力低下”联系起来,甚至在20世纪后期,左撇子也与精神分裂症和早逝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乔治六世在电影《国王的演讲》中展现的著名口吃,可能就是从这种“矫正”开始的。
麦克马纳斯说,所谓“左撇子更有创意”或“左撇子天才”的正面观点,直到1960年代和70年代才出现。当时,关于大脑不同半球的研究越来越多,并被收录在诸如贝蒂·爱德华兹(Betty Edwards)1979年出版的畅销书《像艺术家一样思考》(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等关于创造力的著作中。
“右撇子用左脑控制手部和语言,”他说道,“在那个时期,人们也意识到右脑更多地参与视觉处理和语言表达等活动。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认为右脑更具创造力。当发现左撇子也用右脑控制手部时,人们就说,‘哦,左撇子肯定更有创造力’。你可以看到这里逻辑上的错误推演。最后它成了一种迷思。结果,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印有“我一定是头脑清醒,因为我是左撇子”的T恤衫。
最近,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一项2025年的研究驳斥了这种理论,该研究指出,除了艺术和音乐之外,左撇子在所有创意领域都比右撇子少。但正如麦克马纳斯所说,“就像所有好的比喻一样,它经久不衰。人们喜欢这个说法,你无法摆脱它。”
不过,邹时擎的电影或许有助于消除一些关于左撇子的误解,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对叶子绮来说,饰演宜静这个角色,即便没有改变她的人生,也肯定改变了她的惯用手。
“今年康城影展结束后,我们回到台湾,叶子绮和我女儿一起玩,”邹时擎说。“于是,我问叶子绮的妈妈,‘左撇子的情况怎么样了?’叶子绮的妈妈说,因为叶子绮出演了《左撇子女孩》里的角色,她奶奶放弃了对她的矫正,所以叶子绮的左手不再被‘纠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