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威胁已演变为真金白银的争夺,他试图利用美国的经济实力迫使其他国家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以维持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的贸易议程明显呼应了他在《交易的艺术》中展现的风格,本质上是要求贸易伙伴以投资承诺的形式出示资金,否则将面临天文数字的关税。
这些资金承诺为特朗普带来契机,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谈判技巧,炫耀他为美国吸引来巨额资金,为其贸易议程增添了真人秀般的吸引力。随着特朗普政府在周四的截止日期前加速与数十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他的策略已不止于开放国际市场和减少美国贸易逆差。
上周,在特朗普及其团队为赶在自定的8月1日截止日期前密集推出一系列新贸易协议时,这种策略就有所体现。
“韩国目前正面临25%的关税,但他们提出了降低关税的方案,”特朗普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很想听听他们的方案是什么。”
第二天,特朗普同意对韩国进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这一较低税率的达成是因为韩国同意在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购买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
并非只有韩国做出此类承诺。日本表示将设立一个55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在美国的投资。欧盟则表示,其企业准备投资至少6000亿美元。
在贸易专家看来,这些承诺引发了一个问题:特朗普是在与贸易伙伴谈判,还是在挟持贸易伙伴?
“这无疑是一种全球性的敲诈,”右翼的卡托研究所国民经济学副总裁斯科特·林奇科姆说。“事实是,特朗普正利用美国的关税政策,事实上等于将这些条款强加给那些不那么情愿的参与方。”
但这些非正式承诺的模糊性表明,其他国家或许也在寻找巧妙的方式来规避特朗普的关税。
尽管关税的执行相对直接,但投资和采购承诺的监管却没那么容易。例如,欧盟无权强制企业进行其所承诺的投资类型,而日本承诺的大部分投资将以贷款形式进行。
这些投资公告还引发了混乱,且缺乏此类协议通常会包含的详细信息,以避免未来纠纷。
韩国的3500亿美元投资中,绝大多数将以贷款和贷款担保的形式进行。美国官员称这些投资90%的利润将归美国人民所有,韩国官员对这个表述感到困惑。
一份宣布欧盟计划的情况说明书留出了一定余地,称“欧盟企业已表示有兴趣在‘美国各行业’投资至少6000亿美元”。
“我认为,包括那些已宣布承诺的国家在内,很多人都对这些承诺的实际含义存在诸多疑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的迈克尔·弗罗曼说,“这些承诺是否具有约束力?如果这些国家在特定时期内没有完成一定数额的投资,关税会恢复吗?”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包含了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农产品的承诺,但这些承诺从未兑现。该协议虽设有执行机制,却被证明毫无效力。
一些初步的投资承诺似乎大得离谱。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新数据显示,2024年,外国用于收购、创办或扩张美国企业的支出总计1510亿美元——这跟新宣布的承诺比起来微不足道。欧盟60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与美国去年从欧洲进口商品的总价值相当。
尽管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吸引外国投资的磁石,但迫使各国在胁迫下进行投资的长期影响尚不明朗。
“这种交易更像是你会在一个无法凭借自身优势吸引资本的新兴市场看到的,”曾在拜登政府时期任职于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的亚伦·巴特尼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发现,如果美国坚持以新兴市场的方式行事,我们的贸易伙伴可能也会开始以相应的方式对待我们——采用更苛刻的条款和更不利的税率,而这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不习惯应对的。”
无论其经济影响如何,特朗普的这些策略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他频繁宣称外国企业和国家的投资已超过10万亿美元,且还在不断增加。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教授谈判策略的丹尼尔·埃姆斯表示,特朗普的贸易协议谈判方式,似乎直接源自他作为开发商和商人的经历。特朗普因在谈判中以极低报价扰乱对手、令人眼花缭乱的推销话术,以及善于利用对方弱点获取优势而闻名。
不过,埃姆斯指出,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公布可能最终落空的巨额投资承诺时,或许也是在迎合特朗普的虚荣心。
“唐纳德·特朗普是个天才的故事讲述者,我认为当他的谈判对手意识到这一点时,他们就能加以利用,”埃姆斯说,“如果你在与一个自恋者谈判,你要想办法让他们觉得自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