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
- Author, 马克·坡印廷(Mark Poynting)
- Role, BBC新闻气候与科学事务记者
-
11 分钟前
数十位极地科学家警告,透过操纵北极与南极环境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既危险又不大可能奏效,还可能分散人类放弃化石燃料的注意力。
这些所谓的极地“气候工程”(geoengineering)技术,尝试以非常规手段为地球降温,例如人工加厚海冰,或向大气中释放反射阳光的微粒。
近年来,它们与减少碳排放一起,被认为是未来对抗全球暖化的潜在工具。
然而,超过40名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做法可能造成“严重环境破坏”,并呼吁各国专注实现“净零”(Net Zero)排放——这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有效限制全球暖化的方法。
气候工程——即刻意干预地球气候系统以抵消全球暖化影响,是最具争议的气候研究领域之一。部分技术已获广泛接受,例如透过植树或机械手段移除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净零”努力的一部分。
所谓“净零”,是指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与从大气中移除的量达到平衡。
但其他更激进的想法,如反射阳光,被领衔作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地球科学教授马丁·西格特(Martin Siegert)批评“只是在处理气候变化的症状,而非根源”。
支持者认为,在气温急速上升并已对全球人类与生态造成冲击时,值得探索相关技术。反对者则强调,这些方法的风险过高,特别是对脆弱、认知有限的极地地区。
一份刊登于《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Science)期刊的新评估,检视了五项最常被讨论的极地气候工程方案,结论是它们均不符合基本可行性与环境安全标准。
例如,有建议透过向高空释放微小反射粒子,即气溶胶来冷却地球。这一想法常被阴谋论者错误联系到飞机排放的凝结尾迹,但科学界的合理忧虑在于,它可能扰乱全球天气模式。
由于这些潜在的连锁反应,也引出一个问题:谁来决定使用这种技术?——尤其在治理结构复杂的极地地区。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资深科学家瓦莱丽·马松-德尔莫特(Valérie Masson-Delmotte)指出,如果有国家单方面行动,可能“加剧极地的地缘政治紧张”。
另有忧虑在于,即便某些方案在理论上可行,庞大的成本与推广时间意味着几乎不可能真正产生影响。

图像来源,BBC/Jemma Cox
拯救思韦茨冰川(南极洲最脆弱的冰川之一)的一个建议是安装一个巨大的“海幕”,以阻止暖水更快地融化它。
BBC新闻最近研究的一个方案,是在冬季将海水抽至北极海冰表面,以加厚冰层,从而更好地抵御夏季的侵蚀。但一项估计表明,要覆盖北极的10%,估计需约1,000万台海水抽水机。
更根本的问题是,这些计划可能制造一种假象,让人误以为可以替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如果推广这些方法……那么它们就会分散注意力,因为对某些人来说,它们会成为一种无需真正减碳就能解决气候危机的解决方案,”西格特教授说,“这当然不是真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它们可能造成破坏。”
即便支持研究的人士也普遍同意,气候工程至多只能作为“净零”的补充,而非替代品。
剑桥大学气候修复中心主任肖恩·菲茨杰拉德(Shaun Fitzgerald)博士说:“减排的必要性是第一位的……没有减排,我们所做的几乎一切都是徒劳的。”该中心曾参与部分相关研究。
他认为,这项新评估提出了“非常合理的忧虑”,值得重视,但必须与“气候危机的险恶现状”进行权衡。他与其他地球工程研究支持者一样,并不赞成立即大规模部署研究,甚至承认进一步研究后,或许会发现这些想法“非常荒谬”。
但他认为,更多的研究将使社会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判断这些想法是否有助于或阻碍应对气候变迁。
受英国政府支持的一个机构近期宣布将投入近6,000万英镑资助相关研究,但政府表示目前无意部署计划。
然而,这份新评估的作者认为,这些项目不切实际,资源应更好地用于减碳和极地研究。
“有些基本事实其实无须大量研究就能得出结论,那就是这些技术根本不可行。”西格特教授说。
一名英国政府发言人回应称:“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减少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并适应气候变化无可避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