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车站性侵案:香港女游客遭公然性侵十分钟无人制止,“公共冷漠”引关注 

台北车站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 Author, 文海欣
    • Role, BBC中文特约记者
  • 2025年10月17日

台北车站近日一宗性侵案件震惊各界,一名香港女游客在下午时分,疑因酒醉倒卧在车站大厅,遭一名男子当众性侵长达约十分钟。

案发时间地点人潮众多,期间却无人介入制止,直到一名马来西亚籍旅客发现并委托友人报案,方有警员到场处理,其后以“乘机性交”等罪名逮捕疑犯。

事件引发外界对台湾“治安死角”和“公共冷漠”的质疑,学者和妇女团体都呼吁当局加强保安,并推动“友善路人甲”意识,以减低“旁观者效应”。

此外,当地媒体转载案发影片,以及网路舆论检讨受害人喝酒等,也引起“二次伤害”的争议。

案发经过

台北车站大厅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台北车站大厅

铁路警察局10月9日下午4时22分获报,台北车站大厅有一名女子疑似酒醉,遭一名男子拉至墙边性侵。

台湾媒体引述警方表示,受害人为香港女游客,曾在台北车站周边暂住四天,从而与疑犯相识。案发当天的早上约11时,受害人、疑犯连同几名朋友在车站喝酒聊天,喝了三瓶高浓度酒精的高粱酒,至下午3时多,其他朋友离开后,疑犯见受害人不胜酒力后犯案。

事发当天是双十国庆连假前夕,车站人来人往,但案发十分钟都没有途人出面制止。直到一名在车站二楼目击过程的马来西亚籍游客录影蒐证,并请同行的台湾友人打电话报警,警方才到场处理,但疑犯已逃离,事后调閱监视器画面将疑犯逮捕。

44岁邱姓男疑犯,被以妨害性自主、乘机性交及公然猥亵等罪,移送至台北地检署,事后因查出他是通缉犯,有多项窃盗前科,直接发监至台北监狱土城分监。

这次案件由台北地方检察署妇幼专组检察官指挥侦办,受害的香港女性因短期观光来台,离境前已完成笔录。

治安死角

一名途人经过台北车站外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一名途人经过台北车站外

台北车站是台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集结台铁、高铁和捷运站,也连接着商场,是人潮聚集的公共场所。该站有多个监视器,也有铁路警察,但疑犯公然作案约十分钟未见任何警察出现。

台北车站位于中正万华选区,该区立委吴沛忆对BBC中文表示,事发地点在台北车站大厅,且是白天人来人往下发生,“政府确实责无旁贷”,她已要求台铁跟铁路警察局务必加强守护民众安全。

隶属于内政部警政署的铁路警察回应事件时强调,这次事件非“陌生人随机犯案”,当局案发后已结合台铁及保安人员加强巡查,针对大厅、厕所、月台等,由每两小时两次定点守望,增至三次以上。

台湾铁路产业工会及台湾警察工作权益推动会发表联合声明指出,据员工消息及观察,由于铁路警察招考人力减少等因素,台铁台北站近半年来大幅减少巡逻次数和警力,导致车站大厅与周边几乎没有往常可见的路警巡逻,容易滋生犯罪可能。

台湾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教授许福生向BBC中文指出,这起性侵案件凸显了“治安死角”,台北车站不仅是交通交汇点,同时是社会多元人群的汇聚处,不能以单纯的警察巡逻模式。

他建议转向以警政、交通、社会行政及科技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理模式,例如引入AI监控预警系统,对于车站内出现的可疑行为如拉扯、跌倒、追逐等作出即时警示;并结合警政署的“警政大数据”资料库,针对通缉犯或高风险人员出现在特定区域时,自动触发警示并进行盘查。

如何避免“旁观者效应”?

台北街景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除了保安疏失,许福生教授说这次事件反映出“公共冷漠”的问题,“是一记警钟”。

他强调,治安不仅是警察的责任,“更需空间设计、社会辅导与公私协力共构安全”,例如应该营造友善路人社会氛围,避免出现“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即在紧急情况下,旁观者人数越多,越容易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个人伸出援手的可能性越低。

妇女救援基金会与司法改革基金会发表共同声明指出,公共场所人身安全环境已亮红灯。案发时没有路人介入,“凸显社会对性暴力的冷漠与误解”。

妇女救援基金会执行长杜瑛秋对BBC中文表示,一般民众未必能分辨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关系,有些人确是朋友或情侣关系,旁人不知道应否介入,“但即使如此,也不可以有这种行为,所有看到的人都可以协助被害人,包含大声喊出‘你在做什么’,以防止暴力侵害继续发生”。

她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强“友善路人甲”的概念,培养公民意识,鼓励民众在目睹或听闻暴力事件时能以“旁观者介入”,从而阻止暴力事件。

关注性暴力的励馨基金会前执行长、现任监察委员纪惠容也对BBC中文说,台北车站过去被视为安全地点,各地旅客、移工都会在此聚集,这次事件会让很多妇女忧心,“启动了大家对公共区域的敏感神经,提醒大家不要以为人多的地方就是安全”。她相信目击犯案过程的路人因惊吓而不知所措,导致十分钟才有人报案。

纪惠容提出,目前最应检讨安全网哪里有破洞,虽然政府已在不少隐蔽处设有求救铃、加强照明,但仍有改进空间。她建议,公共场所应设置明显的求助铃与通报专线,并加强宣导警政署设立的“110视讯报案App”,供民众一键报警并同步提供影像给警方。

“我相信台湾是一个温馨有爱的地方,如何让台湾民众成为社区安全保护网的一份子,是政府可以做的。”

二次伤害:转载影片、检讨受害人喝酒

性侵案消息传出时,不少媒体转载相关案发画面,引发“二次伤害”争议。

警政署长张荣兴表示,会让影像下架或屏蔽,将了解影片散播行为后侦查。卫生福利部呼吁民众切勿下载、重制、转传、分享相关性影片,并勿肉搜、讨论、揭露被害人身分隐私,否则恐触法,最重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在警方称受害人与嫌犯是“朋友关系”之后,随即有网民检讨受害人,例如质疑她与初认识的人喝酒,还喝高浓度酒精等。

翻查卫生福利部数据,去年台湾9000多宗性侵案件中,受害人与加害人相认识的比例有八成以上,当中776宗属普通朋友关系。

妇女救援基金会执行长杜瑛秋指出,虽然在台湾熟人性侵案占比最多,但“不管是否朋友或认识的人也不能发生这类事件”。

她强调,女性有自我保护的方法,例如出席酒局可由熟悉的同性朋友陪同,但公众不应过度强调受害人如何防范,或强化谴责受害人的氛围,“女性受侵害原本就不是她们的错,不该把矛头指向受害者”。

台湾捷运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香港社会关注

这次性侵案的受害人为香港女性,引起香港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不少香港网友质疑台湾治安、路人冷漠、当地媒体操守等问题。

台湾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回应,对事件备感遗憾,目前案件由检警侦办中,“一定会还给被害人公道”,又指由于港、澳特区政府在台办事机构均停止运作,港、澳民众在台湾若遇紧急事故可与陆委会联系。

梁文杰强调,台湾治安良好,在2025年全球安全指数名列第四名,超越日、韩,去年来台旅游香港旅客达120万人次,“相信香港民众不会因为这起个别案件对台湾有不好印象”。

香港入境处回覆传媒查询指,暂未接获港人求助,会继续密切留意事态发展,并指在外香港居民如需协助可致电入境处的24小时求助热线。

Leave a Reply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