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

越南中部成为亚洲致命雨季的最新重灾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这场雨季强度空前,而且仿佛看不到尽头。
越南政府官员周日通报称,过去一周内,该国已有超90人因洪水和山体滑坡丧生,另有约十几人失踪。
在其中一个省份,过去几天的降雨量累计超过约1.8米。咖啡收获季被迫推迟。一份政府报告显示,仅周末的强降雨就导致至少20万户家庭被淹。
10月会安遭遇连日暴雨,居民们背着食物前行。
“以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44岁的陶登公忠(音)是会安一支小型救援队的负责人,他驾驶快艇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救援。“当地居民告诉我,洪水涨得太快,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所以房屋损毁严重,还有很多人遇难。”
今年越南已遭遇14次台风侵袭。而几十年前,该国平均每年仅有五场台风。过去几天的强降雨甚至并非由气旋引发——更雪上加霜的是,第15场强风暴又已在越南中南部海岸附近形成。
今年越南持续遭受灾害侵袭,触目惊心的画面随处可见,浑浊浓稠的泥水淹没了房屋、商铺、咖啡种植园、旅店和家族墓地。这些场景让很多人感觉难以分辨时间——因为按照往年规律,本月雨季本应逐渐消退,但如今洪水却仍然在持续蔓延。
强风将树木吹弯。
台风卡吉克于8月登陆后,倒下的树木阻塞了宁平省的一条道路。
越南中部受灾最为严重。上月灾情集中在岘港一带,如今向南蔓延至约500公里外的芽庄附近区域。
此外,胡志明市在8月和11月初先后遭遇洪水;上月越南连续遭遇三场台风袭击,首都河内被洪水淹没;10月多雨期内,昔日的皇城顺化周边河流水位上涨了约5.2米,浑浊的泥水涌入了精心修复的历史建筑。
频繁的战乱与磨难,加之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造就了越南民众极强的韧性。他们或站在桌子上躲避洪水,或推着摩托车在淤泥中前行,鲜有人抱怨或指责他人。
本月早些时候,一辆摩托车在胡志明市被洪水淹没的街道上疾驰而过。
上周在越南达克拉克省和盛乡,人们卸下一名洪水遇难者的棺木。
降水较少地区的捐赠者迅速行动起来。周日,胡志明市的多个地铁站成了物资收集点,堆积如山的食品和衣物将被送往北部受灾地区。
不过,在网络上和私下场合,已有部分越南民众开始批评政府防灾准备不足、救灾响应迟缓。越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自然灾害已造成该国近300人遇难或失踪,经济损失超20亿美元。
许多人质疑:为何河流水位上涨时,警报和疏散系统未能给居民提供更多帮助?为何防洪系统不够有力,无法将洪水引离人口密集区?
10月,一名男子在会安的洪水中涉水而行。
本月早些时候,越南顺化市翠山中村一户人家在受淹的家中吃午餐。
51岁的黄玉芳(音)表示,数十座灌溉和水力发电水库的泄洪操作,似乎是加剧洪水灾情的原因之一。
11月19日夜间,他家所在的庆和省洪水在20分钟内就上涨了约一米。为了救家人,他不得不砸破自家屋顶。他的一个孩子险些溺水身亡,至少三位邻居在洪灾中丧生。
“整个村子都毁了——到处都是垃圾、电视机、冰箱和淤泥,”洪水退去后的周一,黄玉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而此时政府的救援物资仍未送达。“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彻底打乱了。我不知道该从哪里、该如何重新开始生活。”
官员表示,政府正在投入资金建设先进的天气预报和警报系统。
气候科学家则强调,越南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必须加快行动,以应对全球变暖引发的快速环境变化。
越南芽庄市,11月,被洪水淹没的车辆停在泥水中。
进入民宅的洪水。
研究表明,如今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已远超以往,而过去针对降雨量、风暴强度和河流最高水位设定的标准已不再适用。
从地理上看,越南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2024年的一项研究将其列为气候变化“热点地区”,该研究指出,气温升高导致大气湿度增加、南海海水升温,再叠加台风活动规律变化,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高风险漩涡。
“我们在2024年撰写这份报告时,本以为这些情况会在未来几十年内逐渐显现,而非短短12个月内,”该报告的合著者之一、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本杰明·P·霍顿说。
“雨季下雨本是常态,但现在的降雨强度越来越极端,”他补充道,“即便是自然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增多的时期,气候变化也会让情况雪上加霜。”
驾船救援的陶登公忠表示,面对这些早已超出自然范畴的灾害,他至今仍难以平复心情。
“我当时不知所措,”他说,“我拼尽全力去救人,但还是有很多人没能帮到。”
10月,会安街头的积水。
